高血脂,有血管的不定时炸弹的称号。
因为它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若是长时间放任不管,易形成血栓,使血管堵塞,严重时危及生命。
血脂升高,身体会发出这4个信号,占一个也尽早检查
信号1、睑黄疣
睑黄疣是一种血脂过高的信号,不会对身体产生直接的伤害。
当血脂过高,脂质在眼睑部位沉积,会引起皮肤出现橙色、黄色的斑块,尤其是中老年人,要警惕这一信号。
信号2、老年环
尤其是40岁以下的人出现老年环,要警惕。
老年环通常发生于有动脉硬化、高胆固醇血症的老年人身上,在血脂水平过高的中青年人身上也会出现。
具体表现为黑眼球边缘出现的一圈灰白色、约1~2㎜宽的环状结构。
信号3、经常性的腿抽筋
腿不抽筋,常被大家以为是缺钙引起的。
但血脂升高,也会有抽筋的现象出现,因为人体内的胆固醇水平无法正常代谢时,会在周围肌肉中堆积,使肌肉收缩,引起抽筋。
另外,也会因为血管狭窄,导致腿部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引起抽筋。
信号4、异常犯困
氧气对着血液的流动被分配至各个组织。
当血脂水平过高,血液的流动速度就会受到影响,导致大脑血液的供应减少。
大脑一旦缺氧,就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出现异常犯困的状况。
但,并非所有高血脂患者都会出现症状,所以平时要注意检查血脂水平。
血脂高的人,谨记:避开3误区、做好3件事,血脂悄悄降下去
避开3误区
误区1、只要瘦,血脂自然会下降
严格来讲,血脂的高低与人的胖瘦没有必然的联系。
临床上,比较瘦的人高血脂症的特点一般为低密度脂肪蛋白胆固醇偏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一般低于正常水平。
这类人同样容易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只能说肥胖者患有高血脂的风险略高。
误区2、没有症状就不必采取措施
很多人把高血脂看做与高血压、高血糖同样的慢性病。
但血脂水平长期居高不下,很容易诱发:
心脏疾病,包括心绞痛、心梗、冠心病、心脏动脉硬化等;
脑血管疾病,包括脑血管硬化引起的脑血栓、脑出血等;
肾脏疾病:尤其要注意肾动脉硬化后易引起的尿毒症;
建议,谨遵医嘱,采取降脂措施,避免心、脑、肾等器官疾病发生。
误区3、只要保持饮食清淡,就不用吃降脂药
有很多高血脂患者认为夏季天气炎热,只要饮食清淡,就不用了再吃降脂药了。
事实上,这种认知是错误的,降脂药有两方面作用:一是降低血脂;二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稳定斑块。
若是擅自停用降脂药,那么发生心、脑、肾等疾病的风险会更高。
做好3件事
第1件、补充营养
血管需要抗氧化。
当人体内的自由基数量过多时,会使血管内皮老化,加速动脉硬化,使血管内更容易沉积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脂质,从而诱发高血脂。
而抗氧化剂,可以捕捉并消灭自由基,减少其对血管的伤害,维持血管的正常生理功能,预防血管疾病严重化。
生活中,茶叶就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如玲珑菊、枸杞子、覆盆子、绿茶叶等。
第2件、远离烟酒
血脂高的人,要切记远离烟酒。
喝酒会增加血液中胆固醇与中性脂肪等的含量,增加血液的粘稠度,经常喝酒还会损伤肝脏,降低肝功能,使脂肪的分解代谢异常,并在体内堆积,也容易升高血脂水平。
而吸烟对血管的伤害,可以用十年难以修复来形容,吸烟会引起血管内皮损伤,使脂类物质、血细胞等更容易聚集,易形成血栓。
第3件、多运动
一坐一天,是现在年轻人的生活常态。
但是长时间的久坐,会使血液粘稠度升高,增加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率。
而运动可加速血液循环,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有助于改善血管内微环境。
走路是一个安全又有效的选择,每天走30分钟或者行走路程达到3公里,有助于保持血管弹性、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