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高血脂 > 疾病诊断 > 血液黏稠如粥的人,一般会有5个特征,

血液黏稠如粥的人,一般会有5个特征,

发布时间:2025/3/9 11:18:25   点击数:

中老年人,血管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长期出现血液黏稠,不仅会损伤毛细血管,严重时还会影响血液的流速并出现凝固,导致血流不畅,诱发脑动脉硬化,冠心病,下肢动脉血栓等问题的发生。

今天就来聊一下,日常身体出现的哪些异常,要警惕是血液黏稠?中老年人,如何降低血脂黏稠度?

血液粘稠的表现

1、起床头晕

正常来说,经过一夜的休息,起床后应该是神清气爽的感觉。但由于血液黏稠,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反而出现头晕,反应迟钝等表现。

2、嘴唇发紫

血液黏稠,会引起血流不畅,容易堵塞血管。当嘴唇部位的血流不畅,都聚集在嘴唇上时,唇色会出现发紫发黑的现象。

3、四肢肿胀

血液过于黏稠会使血块阻塞血管,引起血栓,导致四肢的血流不畅,出现肿胀,青瘀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四肢疼痛,在皮肤较薄的部位出现像蚯蚓一样的条状血栓。

4、胸闷气短

血液黏稠会减缓心脏的血液供给,引起心血管堵塞,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5、视力模糊

当血液循环不良,无法将营养物质及时输送给视神经,会让视神经出现暂时性的缺血缺氧,引起“阵发性视力模糊”。一般老年人出现此类症状较多,常会感到看东西一会儿清楚,一会模糊。

引起血脂粘稠的3个原因

1、年龄

上了年纪的人,血管弹性变差,导致血管腔变得狭窄,血液流速变慢,引起血液黏稠。另外,一些中老年人长期患有高血脂,也会损伤血管,减慢全身的血液循环,导致血液黏稠。

2、缺水

很多人习惯口渴了以后,再去喝水。其实当人感到口渴时,身体已经严重缺水了,这不光会影响正常的新陈代谢,还会导致血液循环功能减弱,引起血液黏稠。

3、高脂饮食

随着年纪的增长,人的脂代谢能力降低。长期大量吃一些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会增加代谢的负担,导致血脂升高,引起血液黏稠。

中老年人,如何降低血液粘稠度?

1、补充水分

人在经过一夜的睡眠后,体内的水分随着汗液和呼吸排出体外,导致人在早晨起床后,体内缺乏水分,使血液变得黏稠。

这时,喝一杯温水能够稀释体内的血液,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另外,早上补充水分,还可以增加肠道的湿润,促进肠胃蠕动,有助排便。

2、低脂饮食

一些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经常不敢吃肉,怕病情得不到控制。其实,肉类中含有丰富的动物蛋白,是人体必须的营养元素之一。

但在选择肉类时也要注意,牛羊猪肉要少吃,多选择瘦肉,拒绝油腻的肥肉。鸡鸭鹅等禽类,吃的时候把皮去掉,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尽量选择“白肉”,例如:鱼肉,虾肉等,其中的脂肪和胆固醇都较低。

3、适当运动

经常运动,对保护血管健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广场舞,游泳,慢跑等运动都可以促进血液的循环,减少脂肪和毒素在血管内的堆积。#六月健康日历#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olongchem.com/jbzd/14362.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