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高血脂 > 疾病诊断 > 没吃过他汀的人,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

没吃过他汀的人,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

发布时间:2024/4/8 14:01:01   点击数:

王叔近期体检查出了高血脂,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相较于上次体检,已呈现出上升趋势。针对这一情况,医生建议王叔通过服用他汀类药物来改善,只不过,王叔在药物选择上犯了难。

医生告诉王叔,像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都是效果不错的降血脂类药物。但对于王叔来说,这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药,万一用了不适合自己的,反而会对身体造成影响。

心有疑虑的王叔,询问了身边的一些朋友。不过,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太一样。有些人从确诊开始一直吃阿托伐他汀,有些人则是吃瑞舒伐他汀,而有些人则在中途更换过药物。

这下王叔迷茫了,像自己这种刚确诊,从来没吃过他汀类药物的高血脂患者,第一次吃药到底该怎么选呢?

说起他汀类药物,患有高血脂的人一定不陌生,作为治疗高血脂的一线药物,他汀类药物一直有着不错的疗效。但由于他汀类药物种类比较多,针对的情况也不一样,所以患者在服药过程中,难免会有所顾虑。那么对于没吃过此类药品的患者,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应该怎么选择呢?

一、我国血脂异常患病率已超过40%!

国际上相关医学研究发现,从年至今,1亿研究对象的胆固醇水平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西方国家呈现出下降趋势,而亚洲国家则呈现出上升趋势。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很可能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人们的健康观念转变有关。

80年代阶段,我国部分地区还无法实现衣食无忧,这就导致了部分人饮食上不过关。营养摄入不充足、不全面,则会造成缺乏问题,继而影响健康。但随着国家不断发展,国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餐桌上的饭菜变得越来越丰富,当大鱼大肉成为常态,人们的健康则再一次遇到了危机。

长时间的高脂肪、高糖分摄入,使得人体代谢负担加重,而我国居民的健康水平也在此过程中越来越差。再加上长期缺乏运动,自体消耗跟不上摄入速度,国民整体的健康状态就更差了。

这样说大家或许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但通过数据你就会发现,中国人健康状态普遍堪忧,并不是随便说说而已。根据《健康中国报告》显示,我国成年人当中缺乏锻炼者占比达到83.8%,有稳定锻炼习惯的人只占11.9%。而这当中,20至49岁年龄层缺乏运动的情况较为普遍。

再来看看肥胖率。年7月份,国家卫健委发布消息称,我国成年居民的超重肥胖率已经超过50%,就连青少年、儿童当中,肥胖率也达到了10%至20%,占比相当高。要知道,肥胖、超重是引发多种健康问题的关键因素,不少疾病都是由肥胖以及缺乏锻炼引起,包括高血脂的诱因当中,肥胖也占有一席之地。

在年的《中国心血管健康报告》中显示,截止到年,我国成年人当中,血脂异常患病率已达到40.4%,其中肥胖人群发病率高达22.3%至52%。如果按照中国人口14亿进行计算,我国血脂异常的患病人数已超过5亿。而这5亿人中,又有将近一半的人,是因为肥胖而引发了高血脂。

通过多项数据不难看出,现阶段我国居民的生活条件变好了,而健康却逐渐被蚕食着。居高不下的血脂异常率、肥胖率、缺乏运动率,都暗示着我国部分居民健康状态不佳。好在大家目前已逐渐意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并开始通过一些方法来改善自己的健康问题,比如日常养生、定期检查、按时服药等。

生活中许多病症都讲究个及时治疗,忽视身体异常,不及时就医等做法,都会延误病情。如果真到了“病入膏肓”的阶段才想起来治疗,不仅治疗难度会更高,患者恢复健康的概率也会降低。高血脂也是如此,早发现、早干预,及时通过科学的方式治疗,才能将血脂稳定在正常水平。只不过,在用药上,还是有一些讲究的。

二、初次服药者,选哪种合适?

对高血脂有所了解的人应该知道,长期的血脂飙升,会对心血管的正常运作造成较大负担。也因此,医学上常常认为,高血脂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一大诱因。换句话来说,如果让血脂保持在正常水平,就能适当远离心血管疾病。所以,控制血脂水平,某种程度上是可以提高整体健康度的,而服药作为降血脂的有效手段,患者自然不能忽视。

他汀类药物是治疗高血脂的一线药物,普遍具有不错的疗效。但由于此类药品种类复杂,具体的药物作用存在差异,即便疗效差不多,对于一些初服者也需要谨慎选择。

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在他汀类药物当中,同属强效降脂类药物。临床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主要针对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率可达到17%至54%,而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的治疗效果,均能达到50%以上,所以从疗效方面来看,无论选择哪一种,在服药治疗过程中,都能看到较好的效果。

而部分临床实验还显示,瑞舒伐他汀在药物治疗的二期阶段,当用药剂量达到80mg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比率能达到55%至65%。这意味着,从长期服药角度来看,瑞舒伐他汀的疗效会稍好一些,进入二期阶段甚至能突破他汀类药物的普遍疗效范围。不过针对初服者,一般是不建议从大剂量开始服用的。

针对初服者两种药的疗效差不多,该怎么选呢?还需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olongchem.com/jbzd/13236.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