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我保健意识越来越强,医疗诊断水平的进步使得很多疾病能够早期发现。CT和磁共振(MRI)的普遍应用为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客观的诊断依据。临床上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有的患者因为头痛、头晕、外伤等原因做CT或MRI。,但患者无偏瘫、口齿不清、口眼歪斜等脑中风常见症状,但CT或MRI显示有一个或多个脑梗死灶;或者患者之前有梗死灶,但这次ct显示多处病变,患者临床症状没有加重。上述现象称为无症状性脑梗死,是脑血栓的一种特殊类型。
据统计,无症状性脑梗死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多。50岁以下几乎不发生,51~59岁占5%~6%,60~69岁高达20%,70岁以上高达33%,在脑卒中高发人群中甚至更多。几乎%具有三种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吸烟者,都可以在磁共振成像上看到。男人明显比女人多。无症状性脑梗死虽然不像一般脑梗死的偏瘫、失语,但可能是症状性脑梗死的前驱期,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1.为什么有梗塞但没有临床症状?
在我们的脑组织中,某些部位的神经功能是比较重要的,比如内囊和脑干中神经纤维集中的地方,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负责运动和感觉。因此,如果这些部位有小的病变,就会表现出明显的偏瘫、轻偏瘫、昏迷、失语、口齿不清等症状。然而,脑组织的大部分功能是负责神经传递或辅助某一特定的神经功能。这些区域患病,有时可能没有临床症状,有时临床症状和体征不明显,不被注意到。
2.无症状脑梗死的原因是什么?
和其他脑梗死一样,高血压和糖尿病是无症状脑梗死最重要的危险原因。研究表明,70%的脑卒中患者伴有高血压发展为脑卒中,且伴有糖尿病的无症状性脑梗死明显高于无糖尿病者。原因是糖尿病促进小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从而引起脑深部小动脉梗死。慢性房颤也容易发生无症状性脑梗死。病变常位于大脑皮层的其余区域,如枕叶区和顶叶区。因此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容易被忽视。此外,高血脂、大量饮酒、吸烟、肥胖等因素也是导致脑梗塞的主要原因。一些数据显示,吸烟者患中风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的2.5倍。一项国外研究发现,每天喝啤酒超过3次的人患中风的可能性是滴酒不沾的人的3倍。
3.无症状脑梗死需要预防和治疗吗?
症状性和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区别仅在于病变部位。本质上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早期防治可以避免患者出现临床症状,所以要尽早治疗。特别是对于老年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患者,要警惕是否有症状性脑梗死。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定期在门诊做CT或MRI扫描和随访。
预防和治疗措施主要包括:
(1)严格控制血压,这是预防脑梗塞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服药时,患者一定要严格遵医嘱,按时服药,进食前不要停止进食或感到不适,不要随意换药,不要自行停药。
(2)糖尿病人要严格控制血糖meouz
首先要加强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如仍控制不好,应在医生指导下添加降糖药,服药期间定期检测血糖、尿糖。
(3)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如复方丹参(建议连续服用至少半年)、银杏叶制剂等。
(4)抗血小板药物:如肠溶阿司匹林、噻氯匹定等。
(5)坚持长期服药:一般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硬化越来越严重。如果已经发生脑梗塞,说明动脉硬化相当明显,需要长期用药。剂量应根据药品说明书服用。有些患者认为如果病情较轻,可以减少用药剂量,或者间断用药不能达到治疗和预防的目的。具体用药时间和剂量要根据医嘱确定。
总之,
要想活的好,预防脑梗什么是无不可少,
一级预防要趁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三高控制要巧妙,医生出招最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