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10-
汪芳心语
只有登上山顶,才能看到那边的风光。所以,一起努力吧。
Themoment
赵阿姨今年73岁,一年前因冠心病入院诊治,经专家会诊后决定植入3枚支架,以开通其闭塞的动脉血管。最近一段时间赵阿姨时常觉得胸闷,上周末晨练后突发胸痛、头晕,家人紧急拨打了急救电话,最终被确诊为急性心梗。
医院走了“绿色通道”,却因缺血缺氧导致部分心肌坏死,需再次支架……惊魂甫定的赵阿姨向医生坦白,最近半年来因为各项指标比较正常,就私自减了部分药量,甚至直接停服阿司匹林。本以为做了支架一劳永逸,没想到再次心梗……
支架≠治愈,随便停药依旧会心梗
冠心病患者置入支架后,就像打通了淤堵的水管,能够立马缓解血管再狭窄。但是,支架也仅仅是解决了某一段血管的问题,并未“除根”,因为冠心病是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的管腔狭窄或闭塞,往往会同时存在多处冠脉问题,支架只解决了严重狭窄的部位。在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冠心病危险因素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原先轻中度狭窄的部位会逐渐进展,因此需要积极应对。
另外,支架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血管内皮产生轻微损伤,这时候体内的血小板会“帮倒忙”——它们聚集在损伤处,很容易形成血栓,疏通不及时就会再次堵塞。所以,患者支架后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避免“再狭窄”。
支架患者需要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一年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对于急性心梗的患者,植入支架后要跟进“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常规持续应用12个月。一年后若复查病情稳定,再考虑长期单独应用某一种抗血小板药。若患者属于高出血风险、血栓风险较低,或者是药物球囊植入者,那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可缩短至1个月左右。
过早停用抗血小板药物,是支架血栓形成及再狭窄的重要因素。因此我经常告诫支架患者:想活多久就要吃多久的阿司匹林。如果不耐受阿司匹林,也要换用氯吡格雷,千万不能凭借自我感觉良好擅自停药!
长期用药原则:最低的有效剂量
最低的有效剂量——通常为“阿司匹林mg/d+氯吡格雷75mg/d”(如果氯吡格雷抵抗导致抗血小板疗效减低,那么在医生的指导下可换用“替格瑞洛90mg×2次/日或将氯吡格雷加量”),具体由患者的主治医生给出确切治疗方案。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未满一年的患者,原则上不建议做拔牙或其他普通的手术;若期间遇到非做不可的急症手术时,也要充分权衡血栓和出血的风险,统筹决定是否减药或停药。
药物治疗是所有治疗的基础,而积极改善生活习惯也能很好地促进治疗效果。对于植入支架的患者朋友来说,首先要遵医嘱服药,然后是定期复查,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不能忽略——“管住嘴,迈开腿”,饮食清淡,戒烟戒酒,适度运动,提高睡眠质量,保持良好的心情……只有做到上述几点,才能让自己的“支架人生”更加平安通畅。
以前大家为了“好看病、看好病”绞尽脑汁,现在有更多人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