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阿姨今年刚刚六十岁,最近她参加了社区的老年人体检,当拿回来体检报告单时,她发现上面验血项目上有很多箭头,有向上也有向下的,尤其是血脂的几条项目上,后面体检报告总结处写着“高血脂”三个字。
这下张阿姨着急了,寝食难安。于是来医院内分泌科吴跃跃医生的门诊。吴医生耐心地跟她讲解了一番,张阿姨一颗悬着心终于放了下来。
那么,今天,
我们来听听吴医生跟张阿姨说了些啥?
问
什么是高血脂?
答
高血脂是指血中胆固醇或甘油三酯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化验单上经常表现为有高有低,因此“高血脂”严格来说应该叫作“血脂紊乱”。它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是心脑血管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高血脂发病隐匿,大多没有明显症状,往往是体检时才发现,或是因为并发症,如动脉硬化,心脏病、大脑供血不足等,做检查才被发现,故称为“隐形杀手”。
那么血脂紊乱了,该怎么办?
我们首先需从生活方式改善开始。
1、戒烟
因为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会加重血脂紊乱带来的心血管危害,所以戒烟是生活方式改变的重要部分。
2、饮食
因为血浆脂质主要来源于食物,并可随饮食结构的改变而增加或减少,因此,饮食疗法是治疗血脂异常的基础。目前推荐多吃新鲜水果及蔬菜、全谷物、豆类和高可溶性纤维的饮食。避免加工食品,减少总热量,避免高热量,高脂肪饮食。
3、体育运动
定期运动可以降低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运动推荐每周-分钟中等强度体育运动,比如快步走、打羽毛球、游泳、骑自行车等。一周5天必须有运动,可以休息2天,但不能连续休息2天。
4、睡眠
每晚高质量的6-8小时睡眠与降低心脏代谢危险因素有关。睡眠不足或者睡眠质量差,比如有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容易出现血脂、血压、血糖的异常,及增加体内的炎症因子。
5、精神心理健康
目前有证据支持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与精神心理健康之间有关联。且抑郁是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所以健康的精神及心理对预防心血管疾患是有帮助的。
6、戒酒
饮酒太多会升高甘油三酯水平,还会导致高血压、心肌病、房颤及卒中,所以血脂紊乱患者提倡不饮酒,或者适量饮酒。
经过3-6月的生活方式改变后复查血脂,如果血脂仍然不能达标,就需要开始调脂药物的治疗。目前调脂药物发展很快,种类很多(比如他汀类、贝特类、依折麦布、PCSK9i、高纯度鱼油制剂IPE、中成药等),效果也比较确切,大家基本没有必要担忧血脂紊乱的治疗。此时及时就诊、积极配合医师的治疗才是最重要的。
还有不清楚的?
可以来找专家看看!
专家介绍
吴跃跃医学硕士
复旦大学附医院
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主要从事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的临床及科研工作。擅长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难治性高血压、甲状腺结节、肾上腺疾病、性腺疾病、垂体疾病、骨代谢性疾病、高脂血症、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低钙血症、低磷血症、高钙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及更年期综合症等的诊断及治疗。
门诊信息
?门诊时间:周二全天
?门诊地点:瑞丽路号门诊楼3楼
预约方式
线上预约
(安卓系统)
(IOS系统)
-闵行捷医app-
复旦大学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