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高脂血症,临床上有明确的认知,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复合型高脂血症以及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等在内的各种血脂异常。就目前的流行病学态势来看,不断变化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使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呈持续增长趋势。长期的体内血脂代谢异常、胆固醇增高时,会导致胆固醇沉积在动脉血管壁上,形成动脉血管粥样硬化性斑块,长此以往斑块不断增多增大,会逐渐堵塞动脉血管,导致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1、高脂血症的临床并发症及危害
罹患高脂血症,对身体的危害是隐匿性、渐进性、全身性的。我国目前的血脂异常患病率接近20%,严重影响到人群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临床上高脂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其成病机理已经得到认可,主要是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流缓慢而导致血管壁粥样斑块形成,致使动脉血管壁弹性下降僵硬,小动脉以及微小动脉管腔狭窄或者堵塞,最后出现因为血脂增高为主因的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和其他全身性疾病。诸如: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糖尿病、脂肪肝、老年痴呆以及肝硬化、胆石症、眼底出血、周围血管疾病、高尿酸血症等。
近年来,上述这些疾病的发生率以及死亡率都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合理的预防和调控是一个严肃的课题,必须引起重视。
2、高脂血症的预防措施
对于高脂血症的成因临床上总结有三种原因,即遗传因素、不良的饮食习惯、相关疾病等。与遗传因素相关的诸如家族性高脂血症、严重的多基因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等,这些都有明显的遗传倾向;饮食结构不合理引起的原发性高脂血症近年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值得高度重视;临床疾病诸如甲状腺疾病、糖尿病、肾脏疾病、肝脏疾病等也可以导致血脂的升高,也就是继发性高脂血症。
1.合理的膳食
在我们经常食用的食物中,过量进食容易导致血脂升高的有动物内脏、蛋黄、海鲜类食品、肥肉、牛羊肉、鱼子等高胆固醇、高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食物。防控高血脂症首先从口做起,选用健康饮食是第一位。膳食中必须保障食物的平衡性,例如:宜选择低热量、低胆固醇、低脂肪、低糖和高纤维含量的食物,少食用动物脂肪及内脏、甜食及淀粉类食物,多吃植物蛋白、蔬菜水果及鱼类食物。总之,富含维生素、无机盐和纤维素的食物,可以有效降低血液中的甘油三酯以及促进胆固醇的排泄。
2.加强运动、控制体重、避免肥胖
经常参加运动,可以明显缓解和预防高血脂症,这是因为运动可以增加体内脂蛋白脂酶的活性,增加胆固醇的分解,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运动还可以使体内脂肪分解增加,增加脂肪作为能量的利用率。
肥胖是引起血脂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体型肥胖者往往都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脂肪肝等,这主要是因为体内脂质代谢异常而引起的,所以有效运动、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可以达到明显的防控高血脂症的作用。
3.戒烟限酒
长期吸烟可以影响到血脂的代谢,因果关系已经得到临床的验证,主要表现在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过量的饮酒可以对消化系统以及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影响人体对各种事物消化吸收的平衡度,造成吸收热量过剩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所以,戒烟限酒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体内营养物质的代谢平衡,防止高血脂症以及并发症的形成。
4.系统治疗相关疾病
一些疾病可以引起继发性高脂血症,诸如:甲状腺疾病、糖尿病、肾脏疾病以及肝脏疾病等,那么有效控制这些相关疾病可以达到改善此类高脂血症的目的。所以,已经患有高脂血症的患者,尤其是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危险人群,应该定期检测血脂指标,一旦确定为高脂血症后,要积极进行饮食干预以及生活方式的科学指导,从基础上规范不合理的致病诱因,并以此为依据,采用科学的药物治疗,达到有效控制高脂血症的发生、发展。
来源网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