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到高血脂,人们就会想到化验单上的许多检测项目,还有一些向上、向下的小箭头。
相比高血压和高血糖的简单指标,血脂指标经常让人眼花缭乱。
那么,什么是高血脂呢?
医院外科主任余枫医师在《明星听诊会-------名医解读》一书中提到,高血脂是指总胆固醇(TC)和/或三酰甘油(TG)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
由于高血脂缺乏临床表现,其诊断须依赖血清学检查。
然而,长期未纠正的高血脂可能导致动脉粥祥硬化而产生胸闷、气短、心慌、胸痛、乏力、肢体麻木等症状,严重的可直接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栓、脑动脉硬化等病症。
一般情况下,化验单中有关血脂的指标由以下四项构成: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三酰甘油(TG)值健康范畴
血清中含量
健康范畴
高于5.56毫摩/升
高危险范围
1.70~2.25毫摩/升
危险边缘
低于1.70毫摩/升
正常范围
总胆固醇(TC)值
血清中含量
健康范畴
高于6.19毫摩/升
高危险范围
5.16~6.19毫摩/升
危险边缘
低于5.16毫摩/升
正常范围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血清中含量
健康范畴
低于1.03毫摩/升
高危险范围
1.03~2.06毫摩/升
危险边缘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血清中含量
健康范畴
高于4.90毫摩/升
危险范围
4.13~4.89毫摩/升
危险范围
3.34~4.12毫摩/升
危险边缘
2.58~3.33毫摩/升
正常边缘
低于2.58毫摩/升
正常范围
在日常饮食中,哪些食物中含有脂肪呢?
在《明星听诊会-------名医解读》中,上海中医药大学公共健康学院健康营养研究室主任沈红艺,对此有详细的讲解。
肉类的香气全在脂肪之中,高血脂患者对于显而易见的肥肉都会敬而远之,但还有些类型的肥肉很容易被忽略。
(1)排骨:高达30%的脂肪,不动声色地分布在骨棒周围,并深入肌肉纹理之中。
(2)肉肠:一般灌肠类产品中都含有超过20%的脂肪,其中主要来源于故意添加的肥肉糜。
(3)肉馅:饺子、馄饨、包子等面点中的肉馅中也含有一定量的肥肉。
(4)油:无论商家如何标榜自家炒菜用的油“不含胆固醇”和“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那就是菜油是比肥肉还要纯的脂肪。
人体的脂肪含量其实和动物的肥肉含量非常接近,无论是以什么形式伪装的肥肉,进入人体之后如果消耗不掉,就会变成脂肪“贴”在身上,也就是俗话说的“贴膘”,令血脂增高,增加脂肪肝等疾病的患病概率。
容易引起高血脂的食物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糖类、淀粉类、动物的脂肪及内脏、油炸食物、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避孕药等)。
注意科学饮食,少食高脂肪和高糖食物是降血脂的有效措施。
已经患上高血脂的朋友,应该如何治疗呢?
一起来看看名医支招吧~(由上海中医医院肝病科主任祝峻峰提供)
自制清肝降脂茶
SUMMER
食材:姜黄,山楂,荷叶,薏苡仁。
做法:四种药材按照1:1:1:1的比例,加人适量开水,焖40分钟即可服用。
功效:清肝降脂、有一定减肥功效。
△该方药食同源,相对安全。在以上基础方中额外添加丹参,有助于软化心血管;加玉米须,则适合尿酸高的患者;加决明子,较适合高血压患者。
*特别申明:以上内容来自《明星听诊会-------名医解读》图书。
除此之外,善康堂中医诊所推出特色《综合降脂疗法》,采用针灸+汤药双管齐下,疏通经络、祛湿降浊,增强体质,提高脂代谢,还您一个干净健康的血管!
想了解更多降脂的方法
可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