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阿姨,60岁,从48岁开始追崇一种独特养生方式——吃素
自己认为,更年期后整体代谢变慢,吃肉会增加心脑血管负担,所以开始断掉肉食,每天三餐只吃蔬菜。
然而,最近张阿姨经常感到头晕、心慌、胸闷、睡不好,起初只是以为天气太热,可能只是轻微中暑,没想到几天后病情加重,无奈之下,到医院检查,却被告知确诊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
就连家人和朋友都无法理解,常年吃素,身形如此精瘦的张阿姨竟然高血脂!
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聊一聊关于降血脂的几大误区!
误区1
不是只吃素血脂就不高说到
说到高血脂,许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少吃肉!
测验血脂指标的其中一项就是血液中的甘油三酯。
人体血液中的甘油三酯主要来自于食物的摄入及其肝脏自身的合成。那么,它的作用自然就是对肝脏起到固定和保护的作用。甘油三酯升高,也就意味着血脂异常,就应根据情况进行降血脂治疗。
吃素的人,由于没有肉的摄取,人体会自动选择摄入大量主食或水果来填饱肚子,过量的碳水化合物或糖分都会转化成甘油三酯,时间长了也会造成高血脂。
除此之外,即使吃素食,不当的烹饪方式也会携带过度的油脂摄取,比如:坚果类(瓜子、花生等)
而且,长期素食会导致营养失衡,从而出现糖、脂代谢紊乱,导致高血脂的产生。
误区2
血脂高一点不疼不痒不要紧
高脂血也称为隐性杀手,就是因为它发生得悄无声息,不容易被察觉。当你感到胸闷、头晕,甚至更明显的异样时,说明已经影响到心脏供血。
高血脂可能发生的年龄段较宽,从青少年开始到老年均有可能发生。
并且,高血脂会大大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概率(如:脑中风、冠心病、动脉硬化等)。
建议:20岁以上人群,至少五年做一次体检
40岁以上人群,每年做一次血脂检查
误区3
血脂恢复到正常范围就不用治疗
降脂治疗的目的并不是单单为了降脂而降脂,而是为了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而且,不同人群的血脂范围标准是不同的。
尤其是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史的患者,心血管风险比常人高,对于血脂的指标自然也更严格。
高血脂属于慢性慢性疾病,在治疗方面上,中医治疗的优势就在于副作用小,并且即使是相同病症,也要根据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治疗。
国医大师卢芳教授经过临床经验反复探索求证,认为本病的主要病因为脾虚湿浊内蕴,肝胆湿热症是产生本病的多种证候。
而活血化瘀、祛痰降浊就是本病的主要治则。
国医大师卢芳教授研制出临床经验几十年经验方:降脂通脉胶囊、降脂汤、降脂消栓散、抗动脉硬化散、祛湿消斑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