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在健康查体中发现血尿酸水平增高的人数呈逐年增长趋势,尤其是中、老年人患病率更高,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目前,我国高尿酸血症呈现高流行、年轻化、男性高于女性、沿海高于内地的趋势。
高尿酸血症不痛风,是否要治疗?有些人长期高尿酸血症,却并不发生痛风。那么,这种情况是否需要治疗?通常认为不必治疗的观点对吗?到底要不要治疗?
带着众人的疑问,我们一起来听听医院陈启云副主任医师怎么说。
1.高尿酸血症:男女诊断标准不同
尿酸是人体内代谢产物,在人体进食、消化、吸收、代谢活动过程中产生。正常血尿酸浓度男性为-μmol/L,女性为-μmol/L。
那么,怎么诊断高尿酸血症呢?临床上诊断标准为,在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2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μmol/L,女性绝经前μmol/L,女性绝经后μmol/L。至于为什么女性需要分绝经前和绝经后?那是因为女性体内雌激素能促进尿酸的排泄。
2.高尿酸血症不等于痛风
说起高尿酸血症,人们容易想到痛风。但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并不是同义词,高尿酸血症患者只有出现尿酸盐结晶沉积有关节炎和(或)肾病、肾结石等症状时,才称为痛风。
对于不伴有上述症状的高尿酸血症,称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
3.高尿酸血症发病率愈来愈高
年方圻等报道我国高尿酸血症发病率为1.4%;
年杜慧等在上海调查显示高尿血症发病率上升为10.1%,痛风发病率达0.34%,介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痛风发病率(0.%~1.%之间);
年邵继红等在南京的调查显示,我国部分地区高尿酸血症发病率已达13.3%[与欧美地区(为2%~18%)相当],痛风发病率达1.33%,低于目前美国通风发病率(2.7%)。
4.高尿酸血症的类型
根据血尿酸水平分型,高尿酸血症大致可以分成3类:
5.高尿酸与哪些疾病有关?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和慢性肾脏疾病等
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是导致肾功能下降和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正常人群和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慢性肾脏病患者。
研究证明,高尿酸血症与多种疾病相关,对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危害等同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是个不同忽视的问题。
高尿酸血症与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和慢性肾脏疾病等密切相关。
由于患者无临床症状,往往不引起患者的注意,忽视了治疗。但其危害性是潜在的和持续性的,长期危害性更大。
6.痛风只是高尿酸血症临床表现最高病种之一
痛风只是高尿酸血症临床表现最高病种之一(5%-12%),高尿酸血症达到一定高值会形成尿酸盐结晶,在组织、关节腔内沉积造成痛风。
过去痛风这种病在亚洲或者东方人中比较少见,但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日本、台湾等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病逐渐增加。我国20世纪80年代后的患病情况也有上升趋势。
7.高尿酸血症对肾脏的损害更直接、明显
-年美国全国健康营养调查结果显示,高血压74%、2期以上慢性肾病71%、肥胖53%、糖尿病26%、肾结石24%、心梗14%、心衰11%、脑卒中10%患者合并有高尿酸血症。
普通人群中血尿酸水平每增加60μmol/L,新发糖尿病的风险增加17%。
高尿酸血症与糖尿病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NDS)存在相关性。
血尿酸是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高尿酸血症是发生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冠心病总体发生风险增加9%,冠心病死亡风险增加16%。血尿酸每增加60μmol/L,冠心病死亡风险增加12%。
高尿酸血症同样也会增加脑卒中发生的风险。
高尿酸血症对肾脏的损害更为直接和明显,肾脏是人体排泄尿酸的主要途径,约70%。
高尿酸血症可以导致急性高尿酸肾病和慢性尿酸型肾病,乃至肾功能衰竭。而慢性肾病患者由于肾脏功能下降,使尿酸排泄功能减低,进一步加重高尿酸血症。血尿酸每升高60μmol/L,发生急性肾衰的风险增加74%。
血尿酸μmol/L患者发生慢性肾衰风险:男性增加94%,女性增加%。
高血尿酸症与痛风的发生直接相关,与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和肾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相关,在临床治疗中得到足够的重视。
延伸阅读:
惊呆!这样竟会引起“痛风”,赶紧看看吧!
体检查出「尿酸高」,我特么吓一跳!关于尿酸高,你要知道这些...
更多健康问题可以在我们的济南白癜风医院北京白癜风医院的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