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年修订版)
血脂异常临床上常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具体分类如下表:
参考文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年修订版)
血脂异常明显受饮食及生活方式的影响,因此无论是否进行药物调脂治疗,都必须坚持控制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
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坚持健康饮食、规律运动、远离烟草和保持理想体重。
生活方式干预是一种最节约成本、低风险的治疗措施。
生活方式改变基本要素
参考文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年修订版)
以下为单纯血脂异常的饮食建议:
1.控制体重,维持或接近理想体重维持健康体重(BMI:18.5~23.9kg/㎡)和控制腰围(男性﹤85cm,女性﹤80cm),有利于血脂控制。超重或肥胖者(血脂代谢紊乱)的能量摄入应低于身体能量消耗,以控制体重增长,并争取逐渐减少体重至理想状态。
建议每日减少食物总能量~kcal,改善饮食结构,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可使超重和肥胖者体重减少10%以上。
2.限制饱和脂肪摄入建议在满足每日必需营养和总能量需要的基础上,当摄入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总量超过规定上限时,应该用不饱和脂肪酸来替代。
每日摄入胆固醇小于mg,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等高危患者,摄入脂肪不应超过总能量的20%~30%。
一般人群摄入饱和脂肪酸应小于总能量的10%;而高胆固醇血症者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应小于总能量的7%,反式脂肪酸摄入量应小于总能量的1%。
高甘油三酯血症者更应尽可能减少每日摄入脂肪总量,每日烹调油应少于30g。脂肪摄入应优先选择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鱼油、植物油)。
3.保证适量的蛋白质蛋白质摄入占总能量的13~15%为宜。可以选择优质蛋白质:禽类、鱼、蛋、奶、大豆及豆制品。
4.主食多样化,增加粗杂粮每日摄入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50%~65%。选择使用富含膳食纤维和低升糖指数的碳水化合物(如薯类、豆类、燕麦、荞麦、黑米等)替代饱和脂肪酸,每日饮食应包含25~40g膳食纤维(其中7~13g为水溶性膳食纤维)。
碳水化合物摄入以谷类、薯类和全谷物为主,其中添加糖(如红糖、白糖、蜜糖)摄入不应超过总能量的10%(对于肥胖和高TG血症者要求比例更低)。
食物添加剂如植物固醇/烷醇(2~3g/d),水溶性/粘性膳食纤维(10~25g/d)有利于血脂控制,但应长期监测其安全性。
5.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量每天应最少摄入克的蔬菜、瓜类、菌类;水果-克。保证充足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其中富含的膳食纤维能够增强饱腹感,减少摄入热量,也有助于降低血脂。
6.选择适宜的运动建议每周5~7天、每次30min中等强度代谢运动。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先进行运动负荷试验,充分评估其安全性后,再进行身体活动。
7.戒烟完全戒烟及有效避免吸入二手烟。
8限制饮酒提倡限制饮酒,中等量饮酒(男性每天20~30g乙醇,女性每天10~20g乙醇)能升高HDL-C水平。但即使少量饮酒也可使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甘油三酯水平进一步升高。
本文来源:中国好营养
健康产业虽好,但要找到落地的项目不易。请有意健康创业者,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END-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