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高血脂 > 临床表现 > 广西博白的簕古叶假蒌米粽,肥而不腻,香飘

广西博白的簕古叶假蒌米粽,肥而不腻,香飘

发布时间:2023/12/2 10:12:13   点击数:
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www.kstejiao.com/etbz/360.html

端午节快到了,端午节几乎每个人都要吃粽子,但全国各地有各种各样的粽子,每个人口味不一样。作为广西博白人,我吃过全国各种地区各种口味的粽子,有甜的有咸的,但我最喜欢吃的还是家乡博白簕古叶假蒌粽,这种粽子属于咸的,肥而不腻,香飘四方。但包这种粽子由于工序非常复杂,近年做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端午节在博白讲客家话我们叫“五月节”,博白簕古叶假蒌粽我们客家话叫做“雷古籺”。所以在博白端午节包粽子吃就叫做:“五月节包雷古籺”。

博白簕古叶假蒌粽

博白簕古叶假蒌粽名字由来

簕古叶假蒌粽是因为包粽子的时候,用上了两样东西:“簕古叶”和“假蒌叶”。所以它的名字叫簕古叶假蒌粽。

其中一种叫“簕古”(客家话叫雷古)的野生植物叶子用来包粽子,有祛热消滞、祛风散瘀的作用,药膳兼备。

簕古

另一种叫“假蒌”学名也叫蛤蒌叶、假蒟、、山蒌等(客家话叫拐蒌)的叶子包上腌制过的猪肉会有一种奇特的香味,吃起来让人感觉肥而不腻,另外假蒌能中和糯米的湿热,祛热毒,同样是药膳兼备。

博白簕古叶假蒌粽大概做法:

采集簕古叶:提前一天采集好簕古叶,用小刀去掉三个边的倒刺后拿到太阳底下暗软,再拿去用硬物锯平,卷成一卷卷的绑起来,最后放进锅里用沸水把簕古叶煮软拿起来等第二天备用。由于簕古叶边的倒刺锋利,被扎到的话会很痛,最好戴上手套去采摘。

簕古,是一种野生植物,有锋利的倒刺

制作绑扎粽子的绳子:绑扎粽子的天然材料有很多,一般使用天然材料作为绳子,这样的粽子吃着才安全放心。作为编织之乡的博白这个一点也不难,找一种叫“单竹”的竹子砍一条下来就够全村人包粽子了。

选糯米:粽子选用的是优质糯米,而且选用的糯米一定要当造的,不要用陈米,更不能有杂米,否则做出来的粽子会生熟不统一。

摘假蒌:在很多农村的竹林阴影的地方都有假蒌可以采集,每个粽子所放的假蒌叶虽然不多,但不放假蒌叶的粽子就是没这么好吃。

博白农村随处可见的假蒌

选猪肉:做粽子所选的猪肉一般都是选五花肉,有些人不喜欢吃肥肉的也可以选只放瘦肉、猪脚、排骨、依据各人口味放入。在包粽子时用剪刀在簕古叶做好记号就行了。

红豆:一般包粽子都会放点红豆

苏打粉:放适量的苏打粉和糯米拌均来包。

用簕古叶把糯米、红豆、和腌制好的五花肉、(用假蒌叶包住五花肉)包起来,然后用竹绳扎结实,一个一个放到大锅里面,加水让水把粽子全部覆盖起来用柴火熬煮。用猛火煮1个多小时后,掀开锅盖把最上面的粽子“翻下身”。再次生火熬4小时到5小时粽子就熟了,这个时候先停火,但不要掀开锅盖,让其焖半个钟头,让粽子“回味”;半小时后,掀开锅盖,能闻到两股清香,一股来自簕古叶的香味,一股是来自假蒌叶的香味。

肥而不腻,香飘四方的簕古叶假蒌粽

总结

簕古叶是一种非常好的包粽子叶子,可去除糯米的湿热、去除猪肉的油腻,增加粽子口感;假蒌叶是一种包粽子的“调味剂”,假蒌叶中的香味被熬到糯米和粽子馅中,也能去油腻,提高粽子口感;绑扎粽子的竹绳来自于大自然用这种材料包粽子非常环保健康,博白人巧妙地运用了这三种来自大自然的材料来包粽子,使得包出来的粽子更加好吃,肥而不腻,香飘四方。

粽子对于在外打拼的博白人来说,不单是一种食物,还是一种乡愁。文中所说的簕古叶假蒌粽也不是只有博白才有,由于两广地区地域和饮食文化相近,其实在两广地区其他客家人的地方也有簕古叶假蒌粽,比如广西北海、广东廉江、阳江、茂名等地区都有簕古叶假蒌粽。

簕古叶假蒌粽虽然好吃,但这些禁忌你知道吗?

粽子好吃,但不宜多吃

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不易消化,如果吃得太多,容易引起腹胀。因此正常人每次也要少吃一点,吃粽子时最好能同时喝茶水,以帮助吞咽和消化,并配一些蔬菜水果一起吃,更有营养。但不要与含水分很多的寒性瓜果类一起食用。

空腹不宜吃粽子

如空腹吃粽子,糯米就会在胃里停留很长的时间,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导致有慢性胃炎、食道炎的患者旧病复发。

不宜食用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粽子

有些人喜欢把粽子放冰箱后冰一段时间再吃,这样的粽子又硬又冷,对有胃病的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所以最好取出来后,充分加热变软后再吃。

吃粽子时不宜吃冷饮

吃粽子的时候不要喝冷饮,喝冷的东西更容易让糯米凝固,更不易消化,让人感觉到滞胀。

睡前两小时最好别吃粽子

粽子粘度高、不易消化,缺乏纤维质,含过多脂肪、盐、糖,睡前两小时最好别吃粽子。

四类人群要慎食粽子

老人和儿童

粽子多用糯米制成,粘性大,老人和儿童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产生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肠胃病患者

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粽子的糯米,性温滞气,吃多会加重胃肠的负担,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人若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

糖尿病患者

粽子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如果不加节制,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

心血管病患者

粽子的品种繁多,其中肉粽子和猪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多,属油腻食品。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

小编在这里提前祝大家端午安康~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olongchem.com/jbbx/12676.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