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志勇
⊙单位/医院
病例1
患者男,20岁,突发左侧睾丸剧烈疼痛9小时。
超声所见:左侧睾丸大小、形态正常,实质回声分布均匀。左侧精索增粗,呈「漩涡征」(视频1)。CDFI:左侧睾丸及精索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图1和图2)。超声诊断为左侧睾丸扭转。
图1CDFI示左侧睾丸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视频1示左侧精索增粗,呈「漩涡征」改变
图2CDFI示左侧精索扭转处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临床急诊行左侧睾丸复位+固定术,术中见左侧睾丸附睾于鞘膜内逆时针旋转约°,复位后温盐水热敷后见睾丸血运恢复,睾丸颜色绝大部分转为正常,保留睾丸。
病例2
患者男,14岁,左侧阴囊肿痛5天,加重1天。
超声所见:左侧睾丸大小、形态正常,内可见片状不均质低回声区(图3),睾丸上极可见1.4mm无回声(图4)。左侧精索增粗,呈「漩涡征」(视频3)。CDFI:左侧睾丸及精索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视频2和图5)。超声考虑为左侧睾丸扭转并坏死及周边少量积液。
图3二维超声示左侧睾丸内不均质低回声区
视频2CDFI示左侧睾丸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图4二维超声示左侧睾丸上极周围少量积液
视频3二维示左侧精索增粗扭转呈「漩涡征」
图5CDFI示左侧精索扭转处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术中左侧睾丸附睾于鞘膜内逆时针旋转约°,左侧睾丸及附睾明显发黑,无血运,温盐水热敷后血运无改善,考虑睾丸已坏死。术后病理证实为左侧睾丸扭转梗死。
病例讨论
睾丸扭转,又称精索扭转,多见于青少年,常在睡眠、剧烈运动、外伤等情况下发生。睾丸扭转与阴囊先天性解剖发育异常密切相关,包括精索过长、精索鞘膜附着异常形成「钟摆式」睾丸以及睾丸引带缺如等。
睾丸扭转可分为2种类型:
鞘膜内型:好发于青少年,占90%以上;
鞘膜外型:好发于睾丸未降的新生儿。
超声诊断要点:
睾丸扭转导致的睾丸声像图改变与扭转的时间和程度密切相关。
扭转早期,睾丸体积、实质回声可无明显变化,血流信号可减少或正常;
扭转中晚期,睾丸体积可明显肿大,实质回声不均匀,出现不均质低回声,如细网格状或蜂窝状,提示组织坏死,血流信号明显减少,甚至消失。
精索扭转处明显增粗,可扭曲成团,呈「漩涡征」改变,扭转严重时可导致扭转远端的血流信号消失。
尽管大多数睾丸扭转根据症状体征及相应的超声表现可做出准确诊断,但由于睾丸扭转可导致严重的临床后果,一旦漏诊极其容易导致医疗纠纷,因此应强调以下几点:
检查阴囊时,尤其是年轻或年幼患者,尤其是因阴囊疼痛就诊的患者,应想到可能存在「睾丸扭转」的可能性,只有这样我们在检查时才更有针对性,减少漏诊。
睾丸扭转早期或不完全扭转,由于睾丸声像图改变不明显,容易漏诊。然而,我们应该知道,睾丸扭转的真正病变其实是精索的扭转进而导致睾丸改变,因此在检查时应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