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广州日报、扬子晚报、都市现场、新华社、共青团中央、重庆晨报、中国新闻、微博等
你是否有过
深夜要是不吃夜宵
一天总像没过完
饿着肚子睡不着的经历
天天瞎吃,28岁小伙“吃”出了胃癌
51岁老王终于憋不住了,“他就是整天瞎吃,把命送了!”大喊一声后再也没有力气说第二句话,眼泪在这名硬汉的眼里喷涌而出。因为他28岁的儿子进入了人生倒计时,而人过半百的他要面临着“白发人送黑发人”。
小王今年才28岁,要不是胃癌的来袭,有着大好前程等着他。老王说,小王大学毕业还不到5年。毕业后在他在苏北一城市的一家大型企业上班,小王爱学爱交朋友,人缘很好,同事领导都很喜欢他。所以在单位也是一路平步青云,已经成了一个部门的负责人。
年轻人,就不知道爱惜自己的身体,白天为了赶工作,都吃外卖或者快餐,从来不规律吃饭。晚上,不是和同事就是和合作伙伴出去夜宵,天,至少有天在夜宵。我和他妈妈在天天担心,可是,他不听啊……
半年前,小王出现了消化不良,胃部不适,胃痛胃胀,是年轻人经常遇到的问题。才开始还认为“年纪轻轻,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吃点药就好,结果久久不好,医院一检查,确诊为胃癌,已经是晚期。
当地医生医院试试。医院肿瘤内科,这里的专家也告诉他们,小王的确失去根治性治疗机会,能用的治疗方法也不是很多。
网络配图
年轻胃癌患者已不再是“稀罕物”
“几十年前,我才做肿瘤医生的时候,如果有一个30岁的胃癌患者,我们都要跟着去看,去研究学习的,因为太罕见了。可是现在,光我们科室,每个月都会收治几例,再不是稀罕物了。”医院肿瘤内科主任陆建伟摇摇头说,不可否认,胃癌呈现出了年轻化趋势。
医院消化系肿瘤外科获悉,他们也发现了这一现象,他们曾经统计过,5个月里,他们收了8例年轻胃癌患者,这8名患者中,最大的不过34岁,最小的只有25岁。
陆建伟告诉记者,更让人心疼的是,这些年轻的孩子们一旦被确诊为胃癌后,发展特别快,恶化速度超出想象,而且年轻的患者,女孩的比例也越来越高。
年纪轻轻为何被胃癌缠上?
年轻的生命戛然而止,总有说不出的痛。为什么胃癌喜欢上了小年轻?陆建伟说,这么多年,他们也一直在研究,发现这些年轻患者身上有一些共性习惯,希望可以引起年轻人的警觉。
近5年来,19-35岁青年胃癌的发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除了性别、遗传、烟尘环境等有关因素外,有如下四大共性习惯↓↓↓
一是饮食不健康。这里所说的不健康包括饮食不规律,就是大家常说的“瞎吃”。要么天天吃麻辣烫、酸菜鱼、洋快餐,要么就是夜宵,烧烤+火锅。还有的年轻女性,长期节食,让胃酸浓度过大,对胃造成长期损失。
二是压力大。年轻人工作和生活节奏普遍较快,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大,精神始终处于紧张状态,神志连胃,气得问题,紧张得胃疼,长期精神紧张真的伤胃。
三是经常熬夜。睡眠不足,容易诱发胃炎、胃粘膜糜烂病变等,增加癌变几率,而年轻人通常不以为然,检查往往被忽略。需要警惕的是,年轻人患胃癌常常被漏诊或误诊。有资料显示,年轻人胃癌漏诊、误诊率高达27%。
四是腹部隐痛不重视。70%以上的早期胃癌患者没有任何的不适,加上年轻人体质和耐受性比较强,症状就更加不明显了,故而胃癌发病隐匿,没有特异症状,一般症状多为上腹部隐痛不适、消化不良等,常被认为是胃炎、溃疡、消化不良等疾病。另外,如果出现大便隐血,也需要引起警觉。
提醒:如果吃夜宵只是一种生活习惯,应该坚决取消掉。如果是由于加班等原因感到肚子饿,可以喝一杯脱脂牛奶或豆浆,清淡的粥,一两片全麦面包,适量水果。
另外,一定不要吃完就睡,睡前至少要留出1个小时左右让食物充分消化。
饮食一定要有规律,尤其不要在晚上11、12点钟或睡前2小时内进食;尽量少吃辛辣食物和烧烤等。
常在夜间进餐的人如果出现胃胀、胃口不好、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应提高警惕,千万不能忽视,医院就诊,因为这些症状有可能就是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等胃肠道癌症的早期表现之一。
“熬最晚的夜,敷最多的面膜”?最近流行的“朋克养生”别学!啤酒配枸杞,可乐配党参,加班再晚也要吃一顿火锅小龙虾……减肥?不存在的,回家吃健胃消食片就OK啊。这是年轻人流行的“朋克养生方式”。
晚上不睡白天“救脸”
她说这是“朋克养生”
崔淼今年22岁,还有半年,就要从大学毕业,因为最后半年要去成都一家公司实习,这个暑假她哪儿也没去,待在家里休息。
罗大姐发现,女儿每晚都很晚才会睡觉,“我经常晚上一两点起来上厕所,她屋里的笔记本都是开着的。”崔淼最常做的,就是打游戏,“戴着耳机,我开门进去她都不知道。结果连着一个星期,都是3点以后才睡。”
崔淼虽然晚睡,但并不会晚起,每到上午9点多钟,就会起床,然后开始自己的“补救措施”。每天,只要不出门,崔淼就会雷打不动敷上5次面膜。早上起床洗完脸,面膜就贴在了脸上,敷上20分钟。等到吃完午饭,崔淼就会第二次开始敷面膜,也是20分钟左右,无论是玩儿电脑还是下楼取快递,面膜都不会撕下来。
“一张再便宜也要几块钱,一天就是几十块。而且,这明明是好好休息就能补回来的!”罗大姐想起就心疼。
27岁女孩的“朋克养生零食大法”
说起“朋克养生”,27岁的钱敏觉得,这更像是一种年轻人的“自嘲”。“我们做不到自律的生活,就只能尽量补救啦!”钱敏从小最热爱的就是美食,身高cm体重斤,去年办公室体检,查出有一些高血脂。
管不住嘴的小钱,只好给自己寻找了一条“朋克美食养生”的道路。小钱每天的必修课就是寻找所谓的“健康零食”。以前爱吃的薯片,小钱全部换成“山药片”,虽然都是油炸食品,“但是山药是养生的好东西!”为了既降低自己血脂又可以吃到喜爱的炸串,她规定自己每次吃炸串要多点素菜,“比如西兰花这种抗癌的蔬菜。”
虽然每天仍旧雷打不动两杯奶茶,但不管天气多热,小钱都会抽出午休时间,专门从单位步行15分钟到一家奶茶店,购买“红枣桃胶奶茶”,“桃胶是养颜的,红枣是补血的,而且我来回走了半个小时,热量也消减了!”
当代青年“养生朋克”是如何跑偏的?
罗大姐专门上网查了“朋克养生”这个词语,网上写着,“指的是当代青年的一种一边“作死”一边自救的养生方式。“这让罗大姐难以接受,她觉得,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但崔淼觉得,这只是年轻人的一种态度,“我要过我想过的生活,但我也可以对我自己负责。”
网友曾精心总结过6大经典健康的养生案例:
1、每星期至少泡脚三次。
2、晚上12点前必!须!睡觉!
3、网购搜索记录的变迁:从小零食到枸杞、小米和红枣……
4、保温杯?那必须是随身携带的!
5、买洗发水:从普通洗发水到防~脱~洗~发~水~
6、枕头必须是乳胶的,床品必须每周一清洗。
然而,年轻人们的养生也出现了一些“跑偏”,比如一边“作死”一边自救的“当代青年养生朋克指南”。
“朋克养生”这个词,已经在年轻人中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人民日报在内的不少媒体的官方新浪微博,都曾经有过相关的话题讨论。网友们总结了几大常见的朋克养生现象,“天天熬夜到三四点,用着最贵的面膜和眼霜。”“半夜吃烧烤,怕上火配着凉茶喝。”“一边暴饮暴食,一边吃健胃消食片。”“吃完火锅就吃下火的中成药。”……总结起来就是,一边放肆挑战着身体的极限,一边在事后疯狂补救。
自欺欺人可能适得其反
“这样养生对健康并没有好处,还有可能适得其反。”医院营养科专家冯长艳说。
医院道门口院部皮肤科副主任医师薛梅则认为,所谓熬最晚的夜,敷最多的面膜所能做到的补救,是很小的。
经常熬夜,会导致内分泌失调,不仅会致使皮肤缺水,同时,因无法保证养分的及时供应,粗糙、干燥、痘痘、细纹等各种状况都会经常出现。然而,市面上绝大多数的面膜,最大的效果就是补水,即使敷再多面膜,也只是补充了肌肤的水分,对于斑点、黑眼圈等问题收效甚微。
熬夜带来的,也不仅仅是皮肤问题。医院神内专家胡俊提醒,长期熬夜还会导致记忆力减退、注意力分散等现象,严重的还可能影响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功能,进而导致器质性病变或早衰。“在长期熬夜者的血液中,其血浆总脂、β-脂蛋白和胆固醇增高,这是动脉硬化的主要因素。”
所谓饮食上的“朋克养生”同样不可取。就像钱敏所谓的“养生零食”,在医院营养科科长冯长艳看来,“根本没有效果,反而会对身体有伤害。”
网友对此各抒己见
这样的“朋克养生”法,你做过吗?
对此你又是否赞同呢?
领导说了
您点一个
小编工资涨5毛
小编:六号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