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耳硬化症?
病因大多数人一听到“耳硬化症”,第一反应就是“耳朵变僵硬了”,事实上,耳硬化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疾病,病理上是由于骨迷路原发性局限性骨质吸收,而代以血管丰富的海绵状骨质增生,故称“硬化”。当侵犯卵圆窗时,可引起镫骨固定,失去传音功能,使听力进行性减退。症状1.耳聋:双耳或单耳渐进性听力下降是本病的主要症状。
2.耳鸣:约20%-80%的病人伴有耳鸣。耳鸣多为低频性、持续性或间歇性,后期可出现高频性耳鸣。
3.韦氏误听现象:患者在一般环境中分辨语音困难,在嘈杂环境中听辨能力反而提高,这种现象称为韦氏误听。
4.眩晕:少数病人在头部活动时出现短暂的轻度眩晕。
危害1、造成耳鸣,痛苦难耐患有耳硬化症者中约80%常伴有显著的耳鸣。耳鸣可发生于耳聋之前或同时发生。耳鸣一般以低音性为主,也有的呈高音性,持续或间断。当耳蜗出现变性时,耳鸣更为严重和持久,患者往往感觉耳鸣比耳聋更为痛苦,因为白天黑夜,耳朵里叫个不停,在安静环境需要休息时耳鸣更为频繁,使很多耳硬化症患者极为烦恼。2、导致耳聋,影响听力耳硬化症的病灶如果仅限于镫骨底板,声音传导受阻,表现为传导性聋。如果耳硬化症病灶侵及耳蜗,圆窗、前庭蜗神经末梢,就增添了感音神经性吸力障碍的成分,成为混合性聋,造成耳硬化症病患者危害极大之一。到了晚期,病变侵及内耳,空气传导和骨传导听力都将剧烈下降。耳硬化症的发展速度不一。发展快的,可以在二、三年内全聋;发展慢的,可以在发病十几年以后,听力障碍还仅限于传导聋。耳硬化症病患者危害之二。
治疗手术治疗是提高听力最有效的措施,目前镫骨手术是治疗耳硬化症的较好方法:对固定的镫骨进行直接处理,以求改善患者听力。防止病情继续发展适用于气导听力损失30dB以上,气骨导差距15dB以上的13~80岁的耳硬化症病人。
禁忌症1,儿童、妊娠妇女、年逾花甲的老人。
2,职业舞蹈演员、职业耳机佩带者、体操跳水运动员以及在气压剧变条件下的工作人员。
3,病变早期听力损失未超过40dB,拟手术耳是唯一有听力的耳,两型硬化并存(即镫骨型及耳蜗型硬化),伴眩晕或迷路积水症状者。
4,病灶发展迅速,已显示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气骨导差在15dB以内者,不宜手术。
5,外耳道炎症、鼓膜穿孔、咽鼓管机能不良,鼻腔及鼻咽部有急慢性炎症者,待治愈后再行手术治疗。
保护耳朵小常识1、年轻人不能过多、过长听MP3等,过多使用耳机,也会引起听力的慢性损伤。如果确实需要持续使用耳机,应每隔半小时适当休息一下。
2、应尽量避免给新生儿、儿童使用氨基糖甙类药物(即链霉素、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等)。
3、有聋儿生育风险的夫妇,应接受遗传指导和产前咨询。
4、应预防耳外伤和感染。
5、应注意避免引起耳聋的可能诱因,比如:连续熬夜或觉得身心疲惫、精神紧张时,就应注意调整和休息。
6、慢性中耳炎应尽早治疗,避免耳聋继续发展。
本文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耳咽喉病房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