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笔者通过分析生理盐水、复合乳酸菌制剂和辛伐他汀对高血脂症小白鼠的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的影响,并比较了小鼠粪便中乳酸菌和大肠杆菌数量的变化,对乳酸菌对高血脂症小鼠血脂和肠道菌的调控作用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乳酸菌制剂具有降低血脂、增加肠道有益菌数量、降低肠道有害菌数量的作用。
1高脂血症小鼠脏器系数变化
实验小白鼠饲喂高脂饲料20天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显著升高(P<0.05),表明小鼠高脂血症建模成功。高脂血症小鼠脏器系数结果表明,小鼠体重增加主要是脂肪增加,与对照相比,高脂血症小鼠附睾脂肪系数和肾周脂肪系数增加显著(表2),说明体内脂肪积累或肥胖是引起高脂血症的重要原因。
2乳酸菌对高脂血症小鼠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等含量的影响
测定了各处理小鼠血清TC、TG、LDL-C和HDL-C含量。结果表明,乳酸菌处理和辛伐他汀药物均显著降低了血清TC、TG和LDL-C水平。乳酸菌和药物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说明服用乳酸菌能达到与药物相同的降血脂效果(表3)。
3乳酸菌对小鼠粪便主要菌群的影响
3.1乳酸菌数量变化
乳酸菌为人和动物肠道最重要的益生菌之一,人们最早对益生菌的认识源于乳酸菌。研究结果表明,辛伐他汀处理试验期小鼠粪便乳酸菌数量呈下降趋势,由4.5×CFU/g降为3.7×CFU/g,而乳酸菌处理明显升高,由6.6×CFU/g升高到9.5×CFU/g。同一处理试验开始与试验结束小鼠粪便乳酸菌含量表现为:生理盐水处理无显著差异,辛伐他汀试验结束比试验开始显著降低,乳酸菌处理试验结束比试验开始显著提高。不同处理间小鼠粪便乳酸菌数量,复合乳酸菌处理最高,其次是生理盐水,辛伐他汀处理最低,处理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表4)。说明他汀类药物对小鼠肠道有益菌产生不良影响,而乳酸菌处理通过增加肠道有益菌数量而改善了肠道微生物菌群。
3.2双歧杆菌数量变化
双歧杆菌为大肠内最重要的益生菌,对机体抗衰老和抗癌症等均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开始和试验结束生理盐水和复合乳酸菌处理粪便双歧杆菌数量无显著差异,辛伐他汀处理试验结束粪便中双歧杆菌数量显著降低,而且与另外两个处理的降低的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表4)。
3.3大肠杆菌数量
大肠杆菌为主要肠道菌群,也是一类重要的潜在有害菌。试验结果表明,小鼠粪便大肠杆菌数量试验结束与试验开始比较,生理盐水组和辛伐他汀处理也略有降低,复合乳酸菌处理显著下降,由1.02×CFU/g粪便下降为4.0×CFU/g。不同处理间比较分析,乳酸菌处理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和辛伐他汀药物(表4)。说明乳酸菌处理显著降低了肠道有害菌大肠杆菌的数量。
4结论
笔者本试验利用高脂血症小鼠模型,研究了乳酸菌制剂和降血脂药物对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乳酸菌处理和辛伐他汀药物显著降低了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乳酸菌和药物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说明服用乳酸菌能达到与药物相同的降血脂效果(见表2)。肠道微生物与脂肪代谢密切相关,乳酸菌处理小鼠粪便乳酸菌数量比辛伐他汀药物处理显著升高,对小鼠血脂降低起到重要作用。乳酸菌及菌体代谢物有抗胆固醇因子,乳酸菌的代谢能显著减少肠管对胆固醇的吸收,同时,乳酸菌吸收部分胆固醇并将其转变为胆酸盐从体内排出。
参考文献
[1]王武华,王翠萍等.乳酸菌对高血脂症小鼠血脂和肠道菌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39(9):-.
[2]KarlssonFH,TremaroliV,NookaewI,etal.GutmetagenomeinEuropeanwomenwithnormal,impairedanddiabeticglucosecontrol[J].Nature,,():99-.
[3]ViaudS,SaccheriF,MignotG,etal.Theintestinalmicrobiotamodulatestheanticancerimmuneeffectsofcyclophosphamide[J].Science,,():-.
点击阅读原文中科白癜风让您放心祛白北京中科白殿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