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都知道,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都会增加血栓的风险,是心血管疾病的几大“地雷”。
但具体是什么影响呢?可能大家都说不出来它们之间具体的关系和影响。那“问上医”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高血脂、高胆固醇和血栓之间的关系。血脂高说明甘油三酯或者胆固醇含量高血脂是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的总和,而胆固醇分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人体的总胆固醇就会偏高,对人体的危害很大。
所以,我们说要控制胆固醇,主要是要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样“套路”你的血管为什么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数值会影响血脂呢?
我们血液中的脂类成分并非都是不好的,它们是人体能量和营养的重要来源,是人体的物质基础。
这些脂类成分不溶于水,必须和特殊的脂蛋白结合才能够在血液中溶解,被运往全身各个部位。
那我们前面一直提到的低密度脂蛋白就是运输血脂最重要的脂蛋白,它是胆固醇含量最高的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占总胆固醇含量的一半左右。
所以当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时,总胆固醇就会升高,血脂也就随之升高。
低密度脂蛋白的颗粒较小,即使水平偏高,也不容易导致血清发生浑浊。但当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时,会导致血管内皮发生炎症反应,从而出现血管内皮损伤。
这时小颗粒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就会通过血管内皮进入血管壁中,经过一系列的氧化、被吞噬等过程,形成脂质细胞。之后,这些脂质细胞会不断地融合、增多,最终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斑块。
所以,我们明白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心血管的危害,它是很多心血管疾病的生理基础。
怎样才能发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高?体检报告中的数值会告诉你答案:在血脂四项或七项的检查结果中,就可以看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数值。
这也是检查单中最重要的一项数值,大家千万不要忽视。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是评估心血管疾病的首要指标。对于已经确诊或者有高血脂风险的患者,在调节血脂水平的过程中也要参考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从而判断血脂水平是否达标。
血脂水平偏高,做这三件事让它降下来1.甘油三酯水平偏高:如果你的体检结果显示甘油三酯水平较高,那就要注意清淡饮食、加强运动了。甘油三酯的水平受生活习惯影响很大,如果坚持控制饮食和运动,其指标会迅速恢复正常。
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偏高:你需要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脂肪、高糖、高盐、油炸以及油腻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杂粮,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除此之外,还要戒烟、戒酒、坚持运动。这样才能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调整到合格的范围并且长期保持下来。
3.患有“三高”等心血管基础病,并且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偏高:首先,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来控制病情。其次,调整生活习惯,包括饮食和运动两方面的状态。最后,别忘了戒烟、戒酒。
对于有基础病的朋友来说,服用想赌赢的药物是必要的,因为只靠调整生活习惯是无法有效控制病情的。
自律才可以获得更加快乐的人生,朋友们,健康就掌握在你们自己手中,别让它溜走。
以上就是“问上医”给您带来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问上医原创,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问上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