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在医疗界上有个很不光彩但响亮的名称:「洗肾王国」。为什么会有这个称号呢?那是因为台湾的洗肾人口密度是全球第一!根据台湾中央健保局最新统计资料,慢性肾脏病的每年平均健保支出约亿,是所有疾病中最多的。但是,你知道吗?洗肾原因第一名并不是不当使用药物,而是糖尿病导致的肾脏病变。
糖尿病最终要洗肾吗?糖尿病肾病变的常见迷思「糖尿病一定会导致肾病变吗?」「吃太多糖尿病药物会洗肾吗?」「肾病变最终只能洗肾吗?」
这些都是常见关于肾病变的疑问,答案都是「不一定」。糖尿病引起肾脏病变的最主要原因是血糖控制不良,举凡生活及饮食习惯不良、药物遵从度低等,都是导致血糖失控的原因。肾脏长期过滤高血糖浓度的血液时,不仅易使肾脏细胞出现结构性的变化(肾小球增大、纤维化、基底膜增厚等)也会使肾脏血流的自动调节机制受到损害,进而导致肾小球硬化。另外,有些糖尿病患者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导致其它贺尔蒙不平衡(生长激素、升糖激素、血管张力素等)也会影响肾脏功能。发现肾病变只能洗肾吗?其实不然,只要接受医疗单位安排的定期检查,及早发现肾病变,并即时控制血糖,肾脏还是能恢复功能喔!
如何知道肾脏出现病变?
糖尿病肾脏病变在早期并无症状,无法自行察觉,因此需透过筛检来判断。早期肾脏病变筛检着重于检测微量白蛋白尿。临床上,白蛋白尿筛检方法最常测量早晨第一次尿液中的白蛋白与肌酸酐的比值。正常尿液检测值应小于30mg/g;微白蛋白尿为30-mg/g,是可逆性的初期肾脏病变指标,若此时积极治疗以降低微白蛋白尿,可以有效阻止肾脏病变;检测值若大于mg/g为巨量白蛋白尿,表示此时肾脏病变进入不可逆的阶段,同时也是容易发生心血管病变的风险指标。坊间有一说法:可以透过尿液是否产生泡泡来鉴别蛋白尿。需要注意的是:蛋白尿确实会产生泡泡,然而尿里有泡泡却不一定是蛋白尿,因此看到泡泡尿时切莫惊慌,建议每(半)年需要接受血液及尿液生化检查才能及早发现是否肾脏病变。
导致糖尿病肾病变的危险因子
糖尿病肾脏病变的发生,通常是多重危险因子一起造成的,这些因子可以区分为可预防或治疗与不可预防或治疗两大类:不可预防或治疗的危险因子1,糖尿病罹病期:罹病期越久,肾脏越容易病变
2,糖尿病罹病的年龄:糖尿病发病年龄越轻,肾脏病变的机率越高
3,高血压家族史:高血压是肾脏病变的重要危险因子,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比起一般人有更高的肾脏病变率
4,糖尿病肾脏病变家族史:家族史有糖尿病肾脏病变时,比一般糖尿病者更容易罹患肾脏并发症
可预防或治疗的危险因子1,高血糖:当身体处在高血糖状态下,会促使糖化终产物增加,进而导致肾脏结构改变,导致肾脏功能下降
2,高血压:高血压会使肾脏功能下降,而肾脏功能下降也会使血压升高,两者互相影响。建议平时将血压控制在/80mmHg以下较为理想
3,高血脂症:高血脂会使血管内皮细胞改变,导致血管硬化,进而使得整个肾脏结构改变
4,高蛋白质摄取:过多的蛋白质食物摄取会增加肾脏的工作量,长期下来会造成肾脏损伤
5,肥胖:使肾脏血管的阻力上升,肾脏血流和过滤率下降,且活化血管收缩素,导致血压上升,增加肾脏回收水份和钠,而肾脏内压力也随之上升,导致蛋白尿增加
6,吸烟:香烟中有许多化学物质,不仅造成肾脏损伤,也会造成血压上升,加速肾脏的病变。相较于不吸烟的糖尿病患者,吸烟会使肾脏功能加倍下降
延伸阅读:高血压与高血糖的危险关系
糖尿病肾病变分期的临床特征
第一型糖尿病肾脏病变第一型糖尿病肾脏病变可分为五期,前三期时不会出现明显症状。但进入第四期后,病患会出现肾病症候群:尿液排泄大量的蛋白质,并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周边组织水肿、心脏衰竭、肺水肿等症状。建议在第四期转介请肾脏科医师做进一步的治疗与卫教。第五期为末期肾脏病变,肾脏几乎失去功能而无法代谢胰岛素、糖质新生,此时血糖会下降,甚至出现低血糖,且易有尿毒症(Uremia)的症状出现(酸血症、贫血、恶心呕吐、水肿、骨质流失、高血压、感染),严重者全身器官衰竭,肾衰竭严重时则需要采取肾脏移植、透析治疗(洗肾)来延长寿命。
第二型糖尿病肾脏病变
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罹病期不如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的明确,或许在被诊断糖尿病之前就已有数年的高血糖情况了,因此在临床上仅根据白蛋白尿状况分为:1,正常白蛋白尿期(30mg/g),
2,微白蛋白尿期(30-mg/g)
3,蛋白尿期(mg/g)
4,末期肾衰竭期。
若以肾小球过滤率,将第二型糖尿病肾脏病变分期则与慢性肾脏病变的分期一致,第一期为90、第二期为89-60,但是第一、二期都需合并检查白蛋白尿才能称为糖尿病肾病变。出现第三期为59-30;第四期为29-15;第五期末期肾病变15或肾脏透析。且与第一型糖尿病肾脏病变相同,一直到进入第四期后才会有明显症状。
做好血糖控制,避免肾病变恶化如果已经确诊为糖尿病肾脏病变时,首要工作就是把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糖化血红蛋白6.5%以下),改善上述的可预防或治疗的危险因子。除此之外,会加重肾脏病变恶化的因子也需要注意及避免!1,泌尿道感染:糖尿病患者因免疫力较弱,且当血糖控制差的时候尿液中会出现尿糖,是细菌的营养来源,泌尿道的感染机率高,有可能进而导致肾脏病变的恶化。平时需随时注意水份的摄取是否足够;保持私密处的干爽与洁净;当排尿时出现灼热、急促、困难等不舒服的反应,建议立即就医;若时常发生泌尿道感染,建议可以喝红解方,减少感染,同时稳定血糖。2,肾毒性药物:包含止痛药(NSAID),来路不明的中草药、西药等、健康食品,在服用药前建议询问主治医师,以免服用具有肾脏毒性的药物。
3,显影剂:如果需要使用显影剂做检查,应事前告知糖尿病病史,请医师协助显影剂的使用。且在使用显影剂前后摄取足够的水份,如果使用前后有任何不适,请立即向医疗人员反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